噴泉,對小區來說是一道靚麗的風景,對住戶來說,能讓生活增光添彩。然而,連日來,記者走訪我市部分小區發現,不少小區內的噴泉大多不再噴水,小區昔日美麗的水景噴泉,如今多數成了擺設。
【現場直擊】
多處噴泉在“休眠”
在眉山城區江鄉路的某小區內,大門正對的噴泉造型雖然很美觀,但是噴泉池則顯得有些狼狽:3個水池早已干涸,煙頭、瓶蓋等垃圾被扔進池內,池內的水泵設施已被破壞。
“我就沒看到過這噴泉噴過水。”該小區的業主周女士告訴記者,她于2012年入住小區,在她的記憶中,小區噴泉一直就沒打開過,因為里面沒水,成了孩子們玩耍的地方。
隨后,記者前往湖濱路附近的某小區,正門口的噴泉池內雖然蓄著水,但水面已被掉落的樹葉覆蓋。“這噴泉已經停噴很久了。”在該小區門口,業主黃女士表示,小區噴泉剛開始還能用,遇到節假日也常開放,但近一兩年,噴泉基本已廢棄,即使春節等重大節日也不見噴水。“我們也向物業反映過,當時物業答應得挺好,但事后也沒見采取任何措施。”黃女士表示,后來大家都不抱希望了。“我們工作也挺忙的,哪兒來的時間和精力與物業較勁嘛。”
走訪中記者發現,我市多數小區的噴泉都淪為了擺設,噴泉普遍存在噴頭銹跡斑斑、水泵久壞不修、池水污濁、池內垃圾清掃不及時等問題。只有少數小區的噴泉池較為干凈,每日有專人進行打掃。“我都忘了我們小區還有噴泉這回事。”在采訪中,不少業主苦笑。
【探究原因】
成本太高噴不起
噴泉修起了為什么不用?對于這一問題,物業公司也是叫苦不迭,過高的維護成本使得他們不敢輕易開啟噴泉,“不是不想噴,實在是噴不起。”
“噴泉噴不噴水是很多小區都面臨的難題。”江鄉路某小區的物業負責人宋先生表示,越大、結構越復雜的噴泉維修和維護費越高,可就算是結構簡單的小噴泉,其日常維護費用和故障維修費也不是物業所能承受的。“不僅如此,如果噴泉開啟以后,小孩子跑到噴泉邊嬉戲,一旦出了安全事故誰負責?”
而對于物業的這一番說法,多數小區業主并不贊同。“既然當初買房時承諾有噴泉,那么就應該考慮到這一點。”市民宋小姐表示,物業不能把維護成本當做借口。
“小區在規劃建設時既然將噴泉作為小區的配套設施,就應該去發揮它的作用,而眼下噴泉的這個現狀可以說既浪費了公共資源,又破壞了小區的環境。”市民高先生表示,與其在小區里建設噴泉,不如選擇其他更實用、維護成本更低的公共設施,比如更多地設置一些公共綠地。“不要為了‘高大上’盲目修建,結果造成資源的浪費。”